2012年4月29日 星期日

你知道沈葆楨或劉銘傳的故事嗎?

請同學把找到的資料告訴我們!

2 則留言:

匿名 提到...

沈葆楨(1820年-1879年),字翰宇,又字幼丹。福建省侯官縣(今福州市區)人,清末重臣,諡文肅。

沈葆禎是晚清「同治中興」時洋務運動的重臣之一,先後曾任總理船政大臣及南洋通商大臣,對臺灣近代史也有重要影響。

葆禎妻林普晴是清朝著名大臣林則徐的女兒。



[編輯] 生平[編輯] 出身沈葆楨於清道光二十七年(1847年)考中進士,選庶吉士,散館後授翰林院編修。咸豐四年(1854年)改任御史。

[編輯] 任職江西咸豐六年(1856年)改派江西,任九江知府,追隨曾國藩與太平天國作戰。當時,城池被太平軍圍攻,守城的沈葆楨與夫人同登上城樓,沈夫人甚至仿效南宋梁紅玉在城樓上擊鼓,守軍士氣為之大振、擊退敵軍。

咸豐十一年(1861年),沈葆楨升任江西巡撫。同治三年(1864年),清軍攻破太平天國首都天京(今江蘇南京),幼天王洪天貴福及洪仁玕、黃文英等逃至江西,皆為沈葆楨所擒,因功授輕車都尉,加頭品頂戴。

[編輯] 船政大臣同治五年(1866年),左宗棠於福建福州設立馬尾船廠,左仍在籌備中旋即被調任陝甘。左宗棠薦沈葆楨代其事,沈於次年(1867年)被任為船政總理大臣,任內對中國的現代航海事業及洋務運動皆貢獻甚大。沈葆楨除了在馬尾興建船塢,製造現代船艦以裝備福建水師(同時更供應北洋海軍、南洋海軍其他艦隊),更非常著重人材培養,建立了中國首家海軍學校福建船政學堂,訓練之人材中不少成為日後北洋水師與洋務實業的中堅。

[編輯] 牡丹社事件同治十三年(1874年)5月,日軍攻打臺灣,清廷聞訊後派遣時任福建船政大臣的沈葆楨,緊急前往臺灣籌辦防務。不久之後,清廷獲知日軍已登陸臺灣,且與原住民發生激戰,因此改授沈葆楨為欽差大臣,稱「欽差辦理台灣等處海防兼理各國事務大臣」,將福建所有鎮、道歸其節制,江蘇、廣東沿海各口輪船准其調遣,以便與日本及各國按約交涉。沈葆楨受命後,便與福州將軍文煜、閩浙總督兼署福建巡撫李鶴年聯合上奏,提出聯外交、儲利器、儲人才、通消息等四項要求,清廷均予以嘉許,並命迅速辦理。

6月,沈葆楨與福建布政使潘霨一同至臺。沈葆楨以軍備刻不容緩,府城為根本之地,遂於安平興建砲台,置放西洋巨砲以為防禦(即億載金城),同時派兵分駐枋寮、東港等地,並請調淮軍最精銳的武毅銘軍(劉銘傳部)唐定奎部隊六千餘人,及總兵張其光、吳光亮等洋槍隊及粵勇共八千餘人先後抵臺,積極備戰。

雖然此時臺灣情勢一觸即發,但清廷本身海防空虛,新疆回亂未平,不希望與日本發生正面衝突;日本也因飽受臺灣南部瘴癘之氣所苦,同時並未具備大規模對外征戰能力,雙方遂簽訂北京專約,日軍撤離臺灣。

[編輯] 在臺灣的建設
臺南二鯤鯓砲臺沈葆楨像[編輯] 行政區劃的調整牡丹社事件後,沈葆楨決定在日軍登陸的瑯嶠地區設置恆春縣,同時奏請在臺灣北部設立臺北府,將淡水廳及噶瑪蘭廳分別改為淡水縣及宜蘭縣。另將淡水廳頭前溪以南地區單獨劃設為新竹縣,雞籠地區單獨設廳,並改名為基隆廳。於是大甲溪以北地區新設臺北府,下設淡水、新竹、宜蘭三縣及基隆廳,以淡水縣為附郭縣,使北部在行政組織上的比重大為增強,以配合其在臺灣開港以後的迅速發展。

除北臺灣外,沈葆楨為解決臺灣政治組織與移墾開發速度脫節的問題,也對中南部的行政區劃加以調整。由於當時嘉義縣南部的曾文溪以南地區距離縣治過遠,且為加強臺灣府之附郭縣臺灣縣的轄境,因此將此一地區劃入臺灣縣。此外又將彰化縣埔里地區單獨設立埔里社廳,改「北路撫民理蕃同知」為「中路撫民理蕃同知」,移駐埔里。另在後山地區設置卑南廳,移「南路撫民理蕃同知」駐守。於是大甲溪以南的中南部地區仍設台灣府,下轄彰化縣、嘉義縣、臺灣縣、鳳山縣、恆春縣五縣及埔里社廳、澎湖廳、卑南廳三廳。

[編輯] 開山「撫番」沈葆楨除奏請增設臺北府,以平衡南北地位的失調外,也亟思改善臺灣前山、後山的地形阻隔、交通困難的問題。他認為開山、「撫蕃」必須同時進行,且必須積極開發後山地區,以免為外人所佔,因此他急於打通前後山的通道,分北路、中路、南路同時進行。北路由噶瑪蘭廳蘇澳至花蓮奇萊,共計205里、中路由彰化林圮埔至花蓮璞石閣,共計265里,以及南路由屏東射寮至台東卑南,共計214里,其中中路即是三路中碩果僅存,現今為國定古蹟的八通關古道。

沈葆楨所謂的「撫蕃」,乃是有計畫的使「蕃」民漢化,其所擬定的計畫包括選土目、查蕃戶、定蕃業、通語言、禁仇殺、設「蕃學」、修道路、易冠服等。他在開山深入山地之時,道路所經之處,隨時隨地招撫當地「蕃社」,使其承諾願意接受漢化,不再以武力出草漢人,若有不服招撫或仍以武力抵抗者,便以兵力展開討伐。

此外,沈葆楨認為若要徹底落實「撫蕃」工作,則必須將過去限制漢人攜眷入島、禁止漢人偷渡的渡臺禁令以及禁止漢人進入山地、禁止漢人娶原住民女子為妻等禁令加以解除,否則漢人對山地的開墾仍將裹足不前。因此沈葆楨於1875年2月奏准解除對台灣的一切禁令。

[編輯] 表彰忠節振勵民心沈葆楨抵臺之時,清廷領有臺灣已達190年,當時清廷對鄭成功的抗清運動也已由貶抑轉向包容,早在康熙帝就已有「朱成功係明室遺臣,非朕之亂臣賊子」之語。臺灣人也有建祠祭祀之風,鄉民私下祭奉鄭成功,稱為大王爺、開山王,且名以「開山廟」,以掩官吏耳目。

沈葆楨抵臺之後,臺灣進士楊士芳等稟稱,可否奏請追諡鄭成功,並准予建祠;臺灣道道員、臺灣知府等官員亦表贊同,沈葆楨也認為有其必要,據以上奏,清廷准其奏請,在臺灣府城建專祠,並追諡「忠節」,以彰義忠。之後建祠於府城,以南明諸臣114人配享,春秋兩季加以祭祀。沈葆楨並親手書寫對聯云:「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,洪荒留此山川,作遺民世界;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,缺憾還諸天地,是創格完人。」

[編輯] 加強防務為加強臺灣的防禦能力,沈葆楨乃命人在臺灣各地修築相關建築。如臺南二鯤鯓砲臺、恆春縣城牆等。

[編輯] 南洋大臣光緒元年(1875年),沈葆楨回中國大陸,上燕京後,被任為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,負責督辦南洋水師。沈葆楨以朝廷經費有限,分散建南、北洋水師感到不足,主動提議先集中力量建北洋水師。

[編輯] 身後光緒五年(1879年),沈葆楨在江寧病逝於任上。諡文肅,朝廷追贈太子太保銜。

沈葆楨墓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



姓名:鍾亞致
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

鄭璟珽 提到...

在清同治10年時,有66名琉球宮古島人在海上遭遇颶風,而飄流到台灣南端八瑤灣(今屏東縣滿州鄉一帶),後來因為不諳當地民情而誤入牡丹社(屏東縣牡丹鄉),其中的54人被當地的原住民所殺,另外生還的12人,則在當地居民的保護下,於隔年回到琉球。當時對台灣素有野心的日本人藉口琉球為其保護區,於是在同治13年3月出兵進犯恆春地區,此即牡丹社事件。

 

沈葆禎來台--處理牡丹社事件
 同治13年4月,清廷派遣船政大臣沈葆禎為欽差來台,沈氏提出防台3策:理諭(派代表與日本展開外交議和)、設防(包括積極籌劃海口佈防、募勇借兵、開山撫番、行政區變革等)、開禁(建議全盤開禁,廣招墾戶,加速台灣的開發工作),最後日本人放棄佔台,而以培款解決此案。

網站:億載金城